| 25家中央及省级媒体探访埃夫特,解密国产机器人“智造”密码
1天前

7月3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5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深入埃夫特生产一线

全文共1545字,读完约需6分钟

7月3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由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5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深入埃夫特生产一线,聚焦芜湖“产业+科创”融合发展,探寻国产机器人企业如何以自主创新与智能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十四五”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率超13%,增速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成为该省十大新兴产业中首个破万亿元人民币的产业。2024年,安徽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6590户,营收1.21万亿元人民币,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工电气、农机装备等行业位居中国第一方阵。


埃夫特作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从自主研发到智能化转型,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成为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重要领军企业。


记者团实地探访:从自主化到智能 见证埃夫特双主轴战略


记者团首先参观了埃夫特企业展厅,回顾了埃夫特从奇瑞汽车设备部起步,到成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到完成科创板上市的成长历程。



回望过去十多年,埃夫特始终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自主生产”的坚定信念,与中国机器人产业一路并肩成长、同频共振,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站在2025这个崭新的起点,埃夫特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在持续深耕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夯实根基的同时,即将积极拥抱AI技术革命的浪潮,勇敢探索具身智能的前沿,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全面发展。


在媒体座谈会上,埃夫特围绕“自主化”“智能化”两条企业发展主轴展开分享:



 自主化 


自2015年起,埃夫特坚持“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的双轮驱动战略,引进和吸收全球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了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作为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同时累计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0余项。


目前埃夫特已经在机器人核心部件,核心器件,核心软件和算法100%自主可控,不再担心被“卡脖子”,为比亚迪、奇瑞等中国企业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国产替代方案。


 智能化 


 2025年,埃夫特发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该底座集成了开发工具链(墨斗IDE集成开发环境)、操作系统(OpenmindOS)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大衍数据平台)等核心组件,旨在降低机器人应用开发的门槛、成本和周期,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细分场景的覆盖和创新,并让机器人产品具备跨行业、多场景的“多面手”能力。兼容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场景,支持开发者快速调用模块化功能,将工艺经验转化为落地应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车间直击:从工业制造到智能跃迁 国产机器人的技术攻坚与前沿探索略


在工厂参观环节,记者团深入埃夫特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看到了正在进行精密调试的埃夫特机器人,各类生产测试展现了埃夫特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埃夫特启智机器人副总裁郭磊磊现场演示介绍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以及目前在制造领域的相关智能化应用。


 智能焊接


在合肥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的工厂焊装车间,埃夫特ARC系列弧焊机器人正在前后副车架焊装工位上挥舞着机械手臂。这些搭载自研抖动抑制算法的国产机器人,焊接重复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0.03mm,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标准。




 智能喷涂


新一代喷涂机器人GR6150/6100系列,基于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针对离散制造行业中小企业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机器人的痛点,开创RaaS(Robot as a Service)模式,为家具等行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智能喷涂解决方案。





从扎根工业机器人、实现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到发布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为跳板,投身具身智能新蓝海,埃夫特的创新之路正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的缩影。

| 25家中央及省级媒体探访埃夫特,解密国产机器人“智造”密码
1天前

7月3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5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深入埃夫特生产一线

全文共1545字,读完约需6分钟

7月3日,中宣部组织的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由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5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深入埃夫特生产一线,聚焦芜湖“产业+科创”融合发展,探寻国产机器人企业如何以自主创新与智能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十四五”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率超13%,增速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成为该省十大新兴产业中首个破万亿元人民币的产业。2024年,安徽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6590户,营收1.21万亿元人民币,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工电气、农机装备等行业位居中国第一方阵。


埃夫特作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从自主研发到智能化转型,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成为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重要领军企业。


记者团实地探访:从自主化到智能 见证埃夫特双主轴战略


记者团首先参观了埃夫特企业展厅,回顾了埃夫特从奇瑞汽车设备部起步,到成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到完成科创板上市的成长历程。



回望过去十多年,埃夫特始终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自主生产”的坚定信念,与中国机器人产业一路并肩成长、同频共振,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站在2025这个崭新的起点,埃夫特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在持续深耕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夯实根基的同时,即将积极拥抱AI技术革命的浪潮,勇敢探索具身智能的前沿,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全面发展。


在媒体座谈会上,埃夫特围绕“自主化”“智能化”两条企业发展主轴展开分享:



 自主化 


自2015年起,埃夫特坚持“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的双轮驱动战略,引进和吸收全球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了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作为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同时累计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0余项。


目前埃夫特已经在机器人核心部件,核心器件,核心软件和算法100%自主可控,不再担心被“卡脖子”,为比亚迪、奇瑞等中国企业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国产替代方案。


 智能化 


 2025年,埃夫特发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该底座集成了开发工具链(墨斗IDE集成开发环境)、操作系统(OpenmindOS)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大衍数据平台)等核心组件,旨在降低机器人应用开发的门槛、成本和周期,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细分场景的覆盖和创新,并让机器人产品具备跨行业、多场景的“多面手”能力。兼容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场景,支持开发者快速调用模块化功能,将工艺经验转化为落地应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车间直击:从工业制造到智能跃迁 国产机器人的技术攻坚与前沿探索略


在工厂参观环节,记者团深入埃夫特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看到了正在进行精密调试的埃夫特机器人,各类生产测试展现了埃夫特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埃夫特启智机器人副总裁郭磊磊现场演示介绍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以及目前在制造领域的相关智能化应用。


 智能焊接


在合肥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的工厂焊装车间,埃夫特ARC系列弧焊机器人正在前后副车架焊装工位上挥舞着机械手臂。这些搭载自研抖动抑制算法的国产机器人,焊接重复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0.03mm,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标准。




 智能喷涂


新一代喷涂机器人GR6150/6100系列,基于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针对离散制造行业中小企业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机器人的痛点,开创RaaS(Robot as a Service)模式,为家具等行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智能喷涂解决方案。





从扎根工业机器人、实现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到发布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为跳板,投身具身智能新蓝海,埃夫特的创新之路正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的缩影。

关闭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密码重置
手机号:
新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返回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